前言
就在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进入倒计时的关键时刻,30多个国家的确认参加让这场纪念活动备受瞩目。
可就在这时,有个国家慌了神。不仅成为首个公开阻挠他国参加的声音,还在东海频繁派军机监视中方行动。
作者-水
日本为何对一场阅兵如此恐慌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
一场本该让全世界共同纪念反法西斯胜利的庄严时刻,却让某个国家坐不住了。
据外媒报道,从8月开始,日本外务省就开始了一场不太光彩的"电话外交",私下给欧洲、亚洲多国打电话、递材料。
目的只有一个——劝说各国"不要去北京凑热闹"。
理由更是直白得让人哭笑不得。
按照日本的说法,中国这次93阅兵活动"过度聚焦历史",带有"反日色彩"。
听听,一个曾经的侵略者,竟然指责受害者纪念胜利是"过度聚焦历史"。
更过分的是,日本不光嘴上说说,行动也跟上了。
就在中国正式公布阅兵流程的第二天,日本空中自卫队的侦察机就出现在中国东海附近上空。
一边说"只是例行侦察",一边贴着中方防空识别区边缘飞。
这种"嘴硬心虚"的表现,实在让人看不懂。
按理说,这场纪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缅怀历史、警示未来,本就是和平的象征。
可在日本看来,这就是中国"针对"它而来。
说白了,日本怕的不是阅兵本身,而是阅兵提醒了世界——它曾经做过什么。
每次提到二战,日本总是小心翼翼,甚至有些神经质。
不是因为忘了,而是因为不想提。
这次中国阅兵,正值抗战胜利80周年,对中国来说是国家记忆的再确认。
但对日本来说,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它不愿直视的过去。
从守护和平到主动出击,日本变了
要理解日本的恐慌,得从它这些年的变化说起。
过去的日本,防卫政策有四个字的核心——"专守防卫"。
什么意思呢?简单说就是"只有被打了才能还手,绝不主动挑事"。
这是战后日本对二战反思的成果之一,也是和平宪法的核心精神。
可现在呢?情况完全不一样了。
日本防卫预算年年涨,2025财年预算已经突破了历史新高。
更关键的是,它开始在本土部署各种中程武器装备。
有消息说,美国已经准备在日本部署"堤丰导弹系统"。
这可不是什么防卫武器,而是具备反导与打击能力的双重用途系统。
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让日本敢于如此大胆地"松绑"自己?
答案其实很简单——美国的支持。
当美国把日本定位为亚太地区的"代理人"之后,日本的底气就不一样了。
历史不是可以随便归类的。
当日本想要摆脱战后秩序的"桎梏"时,它必须先过"历史"这一关。
所以现在它要做的,就是虚化二战侵略行为。
从这个角度再来看中国组织的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它无疑是日本最不想看到的。
因为这场纪念活动,正在用事实告诉世界:历史不能被篡改,罪行不能被洗白。
美国松绑,日本正在成为东亚的"搅局者"
更让日本难受的是,这次阅兵的国际参与度出人意料地高。
俄罗斯总统普京、东盟六国领导人、白俄罗斯、塞尔维亚等国都确认出席。
这意味着中国不是只靠自己在纪念历史,而是在联合一批国家强化一个共识。
日本当然明白这背后的含义。
中国在用阅兵讲历史的同时,也在展示"当下的朋友圈"。
这对一个还在"历史问题"上左右为难的国家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
对比一下就更有意思了。
俄罗斯的卫国战争胜利日阅兵、法国的解放日纪念,日本都没有公开表示反对。
唯独针对中国的抗战纪念活动,它持续表达"关切"。
这种差别对待的背后,暴露的是什么?
说穿了,日本的算盘很简单。
它希望以美国做背书,让其他国家不再提二战这茬事。
最好是大家都闭口不谈,让历史这一页"自然翻过去"。
但问题是,这种做法反而让人看清了日本的真实心态。
它不是怕活动本身,而是怕活动背后的"叙事权力"。
中国在用阅兵讲历史,日本却在用回避讲立场。
一个在纪念,一个在否认,矛盾自然就出来了。
回避历史的国家,很难走得更远
这场阅兵,不只是展示装备和阵容,更是一种主张的公开表达。
中国在对外释放一个清晰的信号:我们纪念历史,但更关注未来。
我们不回避过去,但也不允许被歪曲。
我们欢迎朋友来北京,不是为了对抗谁,而是为了共同守住和平。
但日本显然不这么看。
在它看来,阅兵就意味着指责,是"针对"它而来。
这种思维方式,其实暴露了它对自己历史定位的焦虑。
一个真正面对历史的国家,是不会因为别国纪念胜利就感到不安的。
只有那些还没放下历史包袱的国家,才会对所有"纪念"都过敏。
回头看看2015年中国举行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的情况。
那时日本同样采取了类似的外交施压策略,当时成功劝阻了部分西方国家领导人参加。
但这次呢?参与国家的数量和层级都超过了2015年。
这说明什么?
说明国际社会对历史的认知越来越清醒,对日本那套"历史虚无主义"不再买账。
如果一个国家在面对历史时选择偏航,那它在未来的道路上也很难行稳致远。
当前的中国,与80年前那个饱受欺凌的国家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无论是经济实力、军事能力,还是国际话语权,中国都有绝对的底气。
在主权和民族尊严问题上,中国绝不会允许任何形式的挑战。
正是因此,日本的监视机也好,防卫白皮书里的荒谬言论也罢,都是徒劳的。
它们做得越多,失去的越多。
结语
如果一个国家选择与历史为敌,那它在现实中也很难找到真正的朋友。日本的选择,反映的不仅是对历史的态度,更是对未来的判断。
中国举办93阅兵,展现的不是对抗,而是对和平的珍视和对历史的尊重。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某些人的回避而停止转动。
面对日本的挑衅,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回应?历史这面镜子,最终会照出什么?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现货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