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在第三届亚洲女企业家大会“AI 与未来商业”论坛现场,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下称澳斯卡粮油)董事长张慧以“智能制造,助企发展”为主题发表演讲,分享澳斯卡粮油如何通过智能制造体系重构粮油生产链条、打造智能工厂。
“真正的智能制造,不是机器替代人,而是创造不可复制的产业价值。” 张慧用这句话概括澳斯卡粮油智能工厂建设的核心理念。
澳斯卡国际粮油董事长张慧
作为油菜籽加工能力位居全国前列的粮油企业,张慧将澳斯卡粮油的优势归功于贯通全链路的智能化实践。
张慧说:“我们运用区块链技术,彻底打通了人、物料、设备、信息之间的壁垒。” 在基础的互联互通层之上,ERP系统、工业物联网(IIoT)及智能调度系统的高度集成,形成强大的中台支撑层。生产协调层则实时监控产业链库存、物流动态及成本波动,确保高效协同。
亚洲女企业家大会现场
“我们打造的在线监测预警系统,替代了传统人工品控。” 而汇聚全球多个工厂实时数据的决策中枢层,则驱动着经营决策的智能化。
“AI需要海量数据‘喂养’,这正是我们的优势之一。” 张慧以海南工厂为例,解释了数据规模的关键作用。该基地日发运货物量达1.5个火车专列,年处理原料超百万吨。庞大的生产体量为AI系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训练样本,推动企业在智能化建设上实现关键突破。
张慧在会上分享智能工厂建设经验
“疫情期间,我们的包装油产线的单个车间仅需3至4人值守即可保障运行,这大幅提升了生产韧性与效率。” 张慧介绍。同时,澳斯卡粮油通过引入德国克鲁伯智能压榨设备并联动先进的机器学习系统,使企业能够实时调控油品中的酸价、营养成分含量等关键指标,最终实现动态品控。
基于区块链的存证技术,则带来了不可篡改的税务溯源能力。张慧说:“通过将区块链技术嵌入系统,我们税务核查系统已经获得海关AEO认证,使我们的税务稽查效率提升了70%。”
智能化的投入最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企业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设备管理系统,年均维护成本同比降低5%;企业自建的光伏电站日发电量达1.6万度,支撑了工厂约10%的耗能。
通过AI智能工厂建设,澳斯卡粮油的产能实现“三级跳”——从2021年的19万吨,跃升至2022年的42万吨,再到2023年预计的90万吨,年产值则从50亿元跃升至80亿元。张慧表示,下一步澳斯卡粮油将继续推进AI 智能制造建设,以AI赋能粮油生产。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学安 管云
摄影 班浪
编辑 卢世容
二审 江婷婷
三审 岳振
现货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